大家好,我是陈番彬,一名在营销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创业者。从传统实体到线上营销,再到私域电商,我踩过不少坑,也走了不少弯路。
直到遇见远方好物,我才理解什么是“可持续的事业”,并在其中完成突破。
今天,我想坦诚分享这段从普通用户成长为平台服务商的旅程,它不仅让我在事业路上有所收获,更让我重新认识了“长期主义”四字的重量。
选择远方好物的底层逻辑:为什么是它?
最初吸引我的,是远方“健康安全+刚需+高频+高信任”的底层理念。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饮食健康的人,我自然成了远方产品的体验者。肉蛋奶、粮油蔬菜,全都是家庭刚需,再加上SGS检测做信任背书,这意味着用户一旦认可品质,就会形成长期复购。
而且数据显示,平台周复购率在50%左右。
对于经营者来说,这意味着我们无需反复教育市场消费者,只需做好用户体验,就能自然积累稳定认可的消费群体,这就好比滚雪球。
它让我看到了从“个人零售”转向“团队运营”的可能性,吻合我对“事业”的理解:要稳,要长久,更要对别人有价值。所以也是我决定全力以赴的核心原因。
起步:从自用分享到种子用户的精准筛选
用产品力建立初始信任
我始终相信,好的销售离不开真诚二字。所以我的第一步是从自用开始:新疆的沙漠乳香米、有机豆浆、蛋白粉……我一一尝试,拍成短视频,在朋友圈分享最真切的感受。比如我会对比普通米和乳香米煮出来的香气,对比剩饭冷藏后的口感,用细节打动潜在用户,具体的场景化体验更能引发共鸣。
精准定位种子用户
在积累初始用户时,我没有盲目扩张,而是优先筛选对健康有强需求的人群,比如宝妈,注重养生的中老年人,以及健身爱好者。
这类人群注重健康,遇到认可的食品平台,复购率和推荐意愿都更高。我会通过微信标签功能,给用户打上“母婴”“健身”“养生”等标签,后续针对性推送相关产品。
用社群激活首批会员
当微信好友突破200人时,我建了一个会员福利群,群内运营遵循“3个一”原则:
每日一分享:早晨分享一个健康小知识(如“为什么有机蔬菜更安全”),附带相关产品链接;
每周一主题:围绕某个品类做深度科普(如“有机粮油 vs 普通粮油的营养差异”),结合限时优惠促成转化;
每月一互动:组织线下试吃会或线上抽奖,比如“晒单送红包”,提升群活跃度。
通过这种方式,我链接起的50个事业伙伴中有38人来自这个社群,且在平台形成了稳定的复购消费。
进阶阶段:从个人零售到同频伙伴的关键跨越
当我发现单靠自己已经服务不过来的时侯,我意识到:或许可以找有同样意向的伙伴一起成长。
我开始有意识地从老会员中寻找那些同样认同健康理念、又有分享意愿的人,陪他们一起从自用到分享,慢慢建立自己的小圈子。
我总结了“服务商三板斧”:
零售组:用心挑选每一款产品,持续优化社群互动与服务,守护好每一位用户的信任与认可;
拓展组:专注连接志同道合的新伙伴,通过线上分享和线下交流,真诚展示平台的价值与成长方式;
成长组:陪伴新伙伴从0到1,提供从内容表达、用户对接到社群维护的全程支持,助力大家稳步成长。
这种细致分工让我从“事事亲为”中解放出来,但成长速度却提升了3倍。
避坑指南:关于我踩过的几个陷阱
盲目推荐,忽视需求
早期我曾通过地推添加大量“泛用户”,如对健康无明显需求的人群,这既无法为他们提供真正的价值,也让精力过于分散。后来我果断将精力集中在真正有需求的人群上,反而获得了更好的结果。
忽视培养,陷入“单打独斗”
有段时间我沉迷于自己卖货,虽然个人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也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难以实现更大的格局。后来,我转变思路,开始花时间支持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分享经验、提供支持,协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当他们都能独当一面并吸引更多优秀同仁加入时,整体的协作效果和成果反而超出了我最初的想象。
社群运营同质化,缺乏差异化
当我们同时运营多个类似社群时,用户很容易审美疲劳。我通过细分社群定位破局:建立“母婴健康群”“健身减脂群”“养生群”,每个群配备专业内容,群转化率提升了2倍以上。
走到现在:事业,是用心经营的结果
如今,我的事业正在一步步迈入积极的轨道,但我深知,远方好物的价值不止于眼前,更在于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现在我会定期与伙伴参加溯源活动,让大家亲眼见证食材的生长环境,一起参加远交会,与供应商面对面交流。
有人问我,做远方好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想,一是我自己找到了事业与生活的契合点,二就是看到朋友们因为吃到真正健康的食物而发自内心的认可。这种真实的连接,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好的事业从来急不得,尤其是在私域电商领域,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沉淀。与其将目光放在短期利益上,不如先慢慢做好这些:
自己先成为产品的使用者,真诚的体验,就是有力的分享底气;
形成自己的风格,无论是朋友圈还是社群,真诚永远比话术重要;
我们传递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可信、可依赖的生活主张。
最后想分享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每一步用心,未来都会生根发芽。
陈番彬
2025.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