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anFang Goods
粗粮
小米、黑豆、红豆、玉米糁……这些常见的粗粮食材,早已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它们富含营养,但不少人在食用时却存在方法误区,要么没发挥出营养优势,要么反而给身体添了负担。
粗粮是未深度加工的天然谷物,主要分为三类:全谷物类(糙米、燕麦、玉米等保留麸皮、胚芽和胚乳的作物)、杂豆类(红豆、绿豆、芸豆等)和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谷物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粗粮宜占主食的1/2—2/3。
中低能量摄入人群每天需25克膳食纤维,活动量大的人群需35克左右。

降低慢性病风险
每周用粗粮替代细粮10次可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风险89%,每天食用粗粮使高血压风险降低22%,经常食用粗粮可降低糖尿病风险12%。以家庭自制面包为例,加入75%~80%的大麦粒后,血糖生成指数从70降至34。
促进消化健康
粗粮含丰富不可溶性纤维素,与可溶性纤维协同降低胆固醇,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有助于抵抗胃癌、肠癌等多种疾病。
其他健康益处
粗粮需要充分咀嚼有利于保护牙齿,其富含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物质是能量代谢和脂肪燃烧的重要"催化剂"。

成分不对的粗粮
市面上标注"全麦"的网红面包/馒头、麦片、饼干等,实际粗杂粮含量少,添加大量糖油减少口感不适,升糖快且易增加体重。选择时需查看配料表,优先选择全麦或粗粮排在第一位、少油少糖的版本。
有馅的欧包等
欧包本是以杂粮面粉为原料制成的健康面包,但市面上大部分欧包添加奶酪、紫米、芝麻和白砂糖等馅料,外皮虽为粗粮但内馅含糖分,导致整体热量增加,无法很好地控制升糖和热量。
奶茶里面的"粗粮"
燕麦、青稞、红豆、芋圆等奶茶小料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糖或糖浆熬制,成为热量炸弹。

小米
正确方法:煮粥时搭配大米、南瓜煮至软烂;打豆浆或煮饭。
错误方式:未煮烂直接食用;长期单一食用小米粥。
黑豆
正确方法:提前浸泡后煮粥、打豆浆;与红豆、薏米搭配食用。
错误方式:未煮熟食用;过量食用导致胀气。
红豆
正确方法:煮红豆汤加少量红糖;与薏米搭配煮粥。
错误方式:仅喝汤不吃豆;体质虚寒者过量食用。
绿豆
正确方法:夏季煮绿豆汤清热解暑,煮好后尽快饮用;磨成绿豆粉制作糕点。
错误方式:冰镇后大量饮用;空腹食用易引起腹泻。
黄豆
正确方法:制成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发芽后炒菜增加维生素C含量。
错误方式:生吃或未煮熟食用,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影响消化吸收。
芸豆
正确方法:提前浸泡并彻底煮熟,炖肉或煮粥;制成芸豆泥作为甜点馅料。
错误方式:烹饪时间过短,未破坏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导致中毒。
大黄米
正确方法:与糯米混合制作黏豆包、粽子适量食用;煮粥时搭配红枣、桂圆。
错误方式:过量食用不易消化;糖尿病患者大量食用导致血糖升高。
玉米糁
正确方法:与大米按1:3比例混合煮饭;也可搭配鸡蛋、瘦肉、蔬菜等煮粥。
错误方式:过量食用导致热量超标;单独大量食用尤其是稀粥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扫描图片二维码,即可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