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菲菲,出生在山东一个沿海县城里,幸福指数还比较高的城市,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生活并不富裕,但我从小就喜欢到处旅行,一直向往自由和美好的远方。
11年前,从毕业的那一年,我就开启了全球旅行。经常有朋友说:“ 跟着你的朋友圈,我好像感觉自己也要走遍了全世界。”
但从前两年开始,我正在从一个旅行者,开始转变成为一名溯源者。
这些年来,我开过店、创过业、在地产行业深耕、在电商领域不断探索,最后却在远方找到了归属感。该相逢的人,总会相逢,喜欢经常旅行的人之间,也会有许多莫名的共鸣。
最近在回忆我遇到远方好物的时候,不去谈商业、不谈健康那些,光看到远方团队在路上,在旅行,在溯源,就已经非常认可了,回头再想一想为什么?好像从骨子里就感觉,仿佛有一颗埋下了很久很久的种子。
谈谈这么多年,我自己对于旅行的感受。有人说,连世界都没看过,还谈什么世界观。也有人说,出去旅行,最重要的是出去。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在旅行时,能够带给你坐在家永远都想不到的一些灵感、感受、惊喜和感动。
无所谓是关于人生、工作、人际关系还是什么…你以为天大的事情,在你看到草原、大海、湖泊、森林、雪山的那一刻,都消失殆尽了,都变得那么不重要了。
还有人说,出去旅行一定要趁年轻,在你身体还能跟得上的时候,在你最好的年纪,在你见到雪山那一刻还能热泪盈眶的时候。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6年前,在禾木村吃早餐的一个清晨,天空的乌云散去后,当日照金山的那一刻,同行所有的伙伴都在惊叹、都在呐喊,那一刻的景色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中,从来从来都没有忘记过。
那天早饭吃的是什么已经忘记了,但是餐厅什么样、怎么爬去屋顶的,历历在目。走过了这么多地方,看过了这么多小镇,感受过很多淳朴的当地人,还有,如果你不来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认识或者擦肩而过的朋友。
就好像土耳其卡什那位超爱中国的小伙子,我仍然记得他谈论起汉语、谈论起中国、谈论起他的中国好友时,那双闪着光的眼睛。
当然,我也去过很多地区,有的地方并不发达,但当我望着当地孩子的眼睛时,哪怕他们没有想要走出去的愿望,他们的眼神中依然充满了光与希望。
其实我一直感受得到,心里有个声音,有没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我的到来,让这个地方变得不一样。或许可以为这个地方、这里的孩子做点什么。
而现在,这个机会已经早早来临了,它可以让我把远方真正的好物带到全世界,也可以把全世界真正的好物带到家人的身边,我当然欣然往之。
有一次在新疆溯源,一位老师说:“这是祖国的边境。如果说我们能够把这个企业带起来,那么这个边境农产品就真正走出去了。所以我一直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听到这句话,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所以后来当我了解到有机,了解到我们在一边抱怨现在的食物,却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群人,正在很努力的帮助我们,正在默默努力地做着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种植。
前几天在远方会客厅,我听到可可老师情绪激动地讲述远方和汉源车厘子的故事。面对因物流可能导致的售后情况,即便当年市场收购价变低,但远方依旧选择做下去,也正是因为那一年的坚持,与18位农户的信任坚守,才有了我们现在在远方的车厘子。
因为知道好产品的可贵,所以远方好物才要不低于农民的成本价,才要打破不公平的市场规则,保护真正做好产品人的利益。
反过来再说创业,的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需要大量的经验和思考。而走出去,总能够带给你新的灵感、启发。所以我从内心认可溯源,也一直跟我的伙伴们说,一定要溯源,才能做好远方好物。
为什么?也许是因为你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老板;
也许是因为你真正见到了一位资深商业领袖,他们是怎么做私域的;
也许是你站在小麦地里、站在原始森林里、站在湖边、站在雪山脚下的那一刻,你就是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那种动力、那种感觉、那种感受,不是任何一个老师、一个领导催促你、逼迫你而去做事情、去拿结果,而是在自由的状态下。
而很多人一辈子想要追求的,不就是自由两个字么?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信任被伤了一次又一次的时代,但我依然相信:有人愿意为理想坚持,有人愿意为信念负重前行。
能够碰到远方,何其幸运。感恩上苍给予我的每一份可贵的经历,它们共同造就了现在的我。与远方结缘的第二年,现在的我不再迷茫,不再到处徘徊,而是坚定地走在远方的路上。
在这条的路上,我不只是寻找风景,更是在寻找一种价值,一种对土地、对生命、对未来的敬畏。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连接着更大的意义。愿每一个热爱生活、关心世界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远方”。
菲菲
2025.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