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艾山,为了大家更好的认识我,我想先介绍一下我的职场经历。
2016-2017年,入职安徽省某证券高新区营业部,毫无背景的前提下做银证,按期转正,离任前岗位为销售经理。
2017-2020年,我在深圳市某金融公司,1年升初管,2年提为中管,3年冲到高管,离任前岗位为办公室主任兼董事会秘书,同时为资产管理部负责人。
2020-2023年,深圳市大型设计院,入职即为高管,离任前岗位为董事长助理兼经营总监。
2023年-至今,自己创业做了一家小公司,第一个项目为抖音服务商,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砍掉,近乎全力做远方好物中。
其次,来说一下我创业的小故事。
说句实在的,我最后所在的单位是深圳市一家非常优秀的建筑设计单位,那我为什么放弃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高职高薪工作及重大的投资人机会,而选择自己单干呢?
这和我的人生价值观是分不开的,核心有以下几方面:
1、身处多个行业,我逐渐意识到,当前许多商业环境存在系统性的诚信缺失。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通行做法与我坚持的价值底线存在冲突,导致我能参与的业务极为有限,长期处于被动妥协的状态,时常让我倍感痛苦。
2、在工作中,我时常需要为某些非职业事务保留时间和精力,尽管我一直通过加班和主动承担成本来平衡职责,但长期在角色边界间拉扯,仍让我感到内在的不宁。
3、虽然我上班时间相对自由, 但我更希望自己带领的团队,能有稳定的时间回归生活、陪伴家人或处理个人重要事务。但在现有体系下,很难真正建立起“雷打不动的休息”机制,这是我所在的岗位及面对未来的机会难以解决的问题。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创业似乎是我人生当前的必然选择。
第三,创业时,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抖音服务商项目后来又放弃了呢?
创业初期,我们没有明确的项目,就是带着上面解决人生问题的想法,制定了以下三种项目筛选原则:
其一,创造积极正向的社会价值
其二,能实现稳健的商业闭环
其三,具备可复制、可放大的潜力
经过四个月的项目寻找,调研和筛选,从安徽北方的承包土地种植,农业供应链到南京的中医奶茶,到深圳的线下门店,从实体到服务到互联网,我们前前后后了解了20多个项目,最终经过对比思考,选择了互联网电商某音服务商项目,为此我们团队专门从深圳到广西南昌学习一个星期,光是学费就交了不少。
除了培训学习,还有股权架构设计,工商注册,法务合规,人才招揽,办公场地,设备购置等等,加上春节,大概两个半月的筹备,2月底试运行,3月开业正式干,到今年的5月底,我们每天销售GMV超过9万,接近10万元,已经实现了日盈利,商业模式跑通,运营逻辑清晰,已具备坚实基础。
但这个时候我却发现这个项目和我的价值观越来越相悖,当交易的基础缺乏诚实与透明,再高效的运作也难以让我安心前行。
正是这些看似微小却反复出现的错位,促使我重新思考方向,结合公司内外部情况,我萌生了转型的想法。
再后来,私域进入我的视野,于是我请团队调研私域平台,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了解和5家以上的私域平台,综合对比了创业团队,企业文化,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经营等多个维度,最终团队给我两个选择,一是某家,二是远方好物。
对于这两家企业,我都是亲自线下调研的。我分别体验了两个平台的产品,从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产品议价能力,运营发展模式上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最终选定了远方好物。
最后,再来说说我经营远方好物这8个多月的收获和意义。
首先是,分享健康传递爱
做某音的时候,我也在卖食品和一些日用品,但从来没有主动向我身边任何一个人主动推销过,除非我自己家里偶尔用点以及别人来我公司主动询问想买,为啥呢,因为我自己对产品没有实在把握,怎么能推荐给身边人呢?
目前,我在远方好物平台已消费不少,只要有需要的食品产品几乎都会从中采购,省心也省力。
远方平台的食品没有科技与狠活,为了尽可能的把质量做好,耗费巨大精力与支出。很多定制化的食材在其他地方几乎买不到,远方会对上架的食品进行相应的兽残,农残及核辐射SGS检测,让更多家庭都吃上放心健康的食材,所以分享远方的产品是不是传递一份健康呢?
再者,远方不仅把产品质量竭尽所能的控制好,并且还尽可能的把价格做到最优,与远方平台同等质量的产品,在其他平台其售价基本上都会比远方的价格更高的,大家可以进行比较。
远方之所能把高质量的产品价格做到近乎平价,核心在于其运营产品的总成本领先优势及平台和推广者的微利模式。不仅产品好,又把价格做到优惠,所以分享远方的产品是不是传递一份爱心呢?
第二,就是链接友谊扩人脉
对我自身而言,我出生在安徽北部一个农村,在那里生活十几年,后来在合肥读大学加工作四年半,再后来广州半年,然后就是深圳七年,深圳七年中又经历了两份工作。
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生活如同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基本没时间与之前的朋友相交往,也难以扩大自己优质的人脉圈。而远方的经营决定了我们需要向内向外社交,刚好也满足了我的社交需要。
再说一点,我2016年就接触微商了,那时刚好是爆发期,除了帮助一个好朋友在朋友圈宣传一下外,我自己就再没有做过这样买卖的生意了。
说句实在的,在开始做远方之前,我也有过担心,所以才谨小慎微,一拖再拖,在拖得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平台,后来才彻底放下心来。
现在我有种越做越喜欢的感觉,因为这种好的产品不仅帮助我链接了之前的朋友,同时也在这个圈子认识了一些博士,硕士等高知分子和工商企业家。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做这个事,因为大家知道,分享真正的好东西不伤害人脉,反而能够赢得更多的信任。
最后呢,我认为做远方的价值在于巩固长期主义
今年是远方好物上线的第四年,从前期的鲜少人知,到如今的百万会员,它的趋势是有目共睹的,远方不追求短期爆发,不依赖流量炒作,而是把时间拉长,去打磨每一份产品的源头,去回应每一个细微的信任。
在这个习惯于快进的时代,长期主义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克制——克制对速成的渴望,克制对数据的追逐,选择沉下来,做那些不容易被看见,但对的事。
从自己的职场经历到创业经历,我的每一次离开都是因为在做的事情和价值观不符。但远方不同,它提醒我们真正值得做的事,往往需要耐心等待;真正值得建立的关系,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工作的本质确实是养家糊口,但若能在谋生的同时,做一件对他人有益、对自己成长、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事,那它就值得被认真选择。
这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在不确定的时代里,守住确定的善意与底线,然后,静待时间的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