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的内分泌学会年会endo 2025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食用食品和饮料中常见的某些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甘草甜素和添加糖)可能会增加儿童性早熟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有遗传倾向的儿童。

简单说,就是这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可能会让孩子的青春期提前到来。
性早熟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高发育,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
甜味剂藏在哪?
别以为甜味剂离孩子很远,其实它们藏在很多孩子爱喝爱吃的东西里:
瓶装甜饮料:比如某些"低糖"可乐、果汁饮料;
加工零食:像一些饼干、果冻、糖果;
冲调饮品:部分速溶奶茶、果味粉。
商家爱用它们,是因为既能提供甜味,又不用加太多糖,还能打着”低热量“的旗号吸引消费者。
但对孩子来说,这些人工添加剂可能就是隐形风险。

为什么孩子更危险?
成年人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对甜味剂可能没那么敏感。
但孩子不一样,他们的内分泌系统还在建立和完善中,对外来化学物质的耐受力更弱。孩子身体里调控生长发育的 "开关" 很容易被干扰,一旦被甜味剂提前 "激活",就可能导致性早熟。
研究结果显示,三氯蔗糖摄入会增加男孩性早熟风险,而女孩则对甘草甜素、三氯蔗糖和添加糖更敏感。
这些甜味剂可能通过激活脑细胞"甜味"通路、改变肠道菌群平衡或干扰青春期相关基因表达来加速性发育。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这一潜在风险,家长也不用谈 "甜" 色变,关键是控制频率和量。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会看配料表
买东西时先扫一眼配料表,只要看到 "阿斯巴甜"" 三氯蔗糖 " 等字样,就要谨慎购买,尤其是不要大量给孩子食用。
把甜饮料换成天然饮品
要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让他们多喝白开水。如果孩子觉得白开水没有味道,可以尝试制作一些天然的饮品,比如用新鲜水果泡的水,既健康又美味
选零食认准 "天然原味"
在选择零食时,尽量选择那些没有添加甜味剂的天然食品,如新鲜的水果、坚果等。这些食物不仅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避免甜味剂带来的潜在风险。

选对渠道很重要
给孩子选食物,核心就是 "无添加、够天然"。

不管是给孩子喝的饮品还是吃的零食,远方好物都把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毕竟,让家长们能放心给孩子吃,踏踏实实守护孩子的成长,才是最实在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