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微微,见字如面。
前阵子,我经历了一段焦虑期。说白了,就是开销越来越大,尤其是孩子的教育支出。仅看课外兴趣班,大宝的美术+英语5000+,就这已经是我自认为性价不错的机构了。小宝就在幼儿园上上,也要2000+。
开学之后更是各种费用扑面而来——延时费、餐费、班费、订奶费……杂七杂八一堆费用,总之这两个月的工资基本是捂不热就没了。
我一直有在学习理财,原本想悄悄赚点钱,给家人一个惊喜。
可现实是,我既没太多时间深入研究,也没那个天赋,结果有赚有亏,几乎白忙一场。哪怕最近市场行情不错,赚了一点,无奈本金太少,杯水车薪。
焦虑归焦虑,但不能坐以待毙。于是,我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跃跃欲试。
之前也尝试过做自媒体,没什么起色,就没坚持下来。如今这个领域卷得更加夸张,想想还是果断放弃。我常琢磨:我一个没什么特长、也没资源的普通人,到底还能做点啥副业呢?
转机,是从一顿早餐开始
最近在读夏萌老师的《你是吃出来的》这本书,受益匪浅。有一天,我照着书里说的,给娃配了这样一顿不错的早餐:小笼包、溏心蛋、坚果、牛奶、玉米羹。
她们吃的食材,我基本都从远方好物平台上买,就因为每一样食品都分别经过农残、兽残和防腐剂检测,没有科技与狠活,是真的让人很放心的健康食品。
说起我和“远方”的缘分,要追溯到2024年7月。注册之后,我就常在上面给孩子买牛奶、零食,再后来因为我爸,我就又在平台买了不少滋补品。人到中年,养生迫在眉睫,我也跟着一起吃。慢慢地我发现,我们全家已经离不开这个叫“远方”的平台了。
从分享到事业:一个无心插柳的开始
既然自己用得这么好,为什么不分享出去呢?理财走不通,自媒体也没做成,那不如依靠一个平台,做自己的事业。
于是,在深度自用一年、体验了上百款产品之后,我决定正式开启我的远方事业。
说实话,做销售我一开始是抗拒的,总觉得那是“从别人口袋里掏钱”。但既然要推广,总得介绍给身边的人。不好意思直接开口,我就把自己正在吃的东西,大大方方分享出去。
有一次下午茶,我随手分享了芝麻丸,几个同事当场就下单了8袋。那一刻,我忽然有了信心,这比我之前推荐理财课程简单多了。真金白银投出去可能亏,但好吃又健康的东西,实实在在看得见,总不会骗人吧!
两个月前,我建了个群。人数不多,才50多人,但很多同事、朋友都渐渐爱上了远方好物。只要体验过,几乎都会回购。7月份大家买了98件,8月份竟然买了151件!
以前总听人说“远方”的复购率较高,但说实话,那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数据背后的份量。直到自己开始经营,我才意识到:复购,或许是普通人事业中值得追求的关键指标。
传统生意往往困于“获客难、获客贵”的循环,要不断投入成本去寻找新客户。但在远方好物平台的赋能下,产品本身就是流量的入口。健康、安全、好吃,这些实实在在的体验,让用户一旦尝试就愿意持续回购。
我不需要成为销售高手,也不需要拥有多牛的人脉资源。我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推荐我真正信任的产品,然后,让产品自己说话。
复购的本质,是信任的具象化。它降低了对“推广能力”的依赖,而是依靠产品力建立起持续连接。
用户的每一次复购,都是在为这份信任投票。而这份信任,又会通过口碑,自然扩散到她们的亲友圈层,我的社群也因此稳步成长,虽然慢,却扎实。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步步从一名纯粹的“使用者”,成长为乐于分享的“推荐者”,再到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传递者”。
一年多的自用体验,两个多月的副业探索,我亲眼看到“远方”搭建的,是一个真正属于普通人的舞台,只要你有诚意,愿意学习,分享,就能在这里发出自己的光。
这条路才刚刚开始,我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因为我知道,脚下踩着的,是一片能让信任生根、让真诚结果的土地。
微微
2025.09.21

